今天是:
教务处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作者:admin   2019-12-31   点击数:10384

一、学院基本情况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创建于2002年,是云南艺术学院与社会力量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创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以来,学院四次迁址,几经辗转,铸就了“包容、厚德、尚美、创新”的校训精神,孕育了“求真、务实、开拓、奋进”的优良校风,砥砺出“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文华精神。2013年至今,连续7年在全国独立学院艺术学A等学科排名中稳居前三位。学院设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影视传媒学院、教育学院共7个教学单位,开设了34个本科专业,涵盖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4个学科门类,已逐渐形成以艺术学为主体学科,与管理学、文学、教育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在多年办学实践中,文华学院立足地方、开放办学,全面推进应用型、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拥有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213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3项;在2018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独立学院创新能力排行榜》上,文华学院综合排名第20名,位列全国艺术类独立学院第一位。

二、2018至2019学年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培养目标明确 服务产业发展

学院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文华学院的实际,在认真总结、深入研究基础上,对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发展目标等进行了适度调整,使办学定位更准确、目标更明晰、学科专业结构更科学合理。调整后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为:

1.办学理念: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突出特色、服务社会。

2.办学定位:教学型。

3.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4.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目标:构建以艺术学为主体,与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5.办学目标: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能跻身于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

6.办学规模:“十三五”末在校本科学生规模达5000-8000人。

7.学科专业发展目标:“十三五”末发展为3-5个学科,25-30个专业。

(二)学科主次分明 专业协调发展

学院现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四个学科,共34个专业,其中艺术学学科25个专业、文学学科4个专业、管理学学科2个专业、教育学学科3个专业,充分体现了以艺术学学科为主体,与文学、管理学、教育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格局。

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系别

专业名称

所属学科

专业代码

批准设置时间

首次招生时间

1

音乐 学院

音乐学

艺术学

130202

2002年

2003年9月

2

音乐表演

艺术学

130201

2002年

2002年9月

3

美术 学院

美术学

艺术学

130401

2002年

2004年9月

4

雕塑

艺术学

130403

2002年

2002年9月

5

绘画

艺术学

130402

2002年

2002年9月

6

艺术设计学院

动画

艺术学

130310

2004年

2005年9月

7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

130502

2012年

2013年9月

8

环境设计

艺术学

130503

2012年

2013年9月

9

服装与服饰设计

艺术学

130505

2012年

2013年9月

10

产品设计

艺术学

130504

2012年

2013年9月

11

公共艺术

艺术学

130506

2019年

暂未招生

12

工艺美术

艺术学

130507

2019年

暂未招生

13

戏剧 学院

表演

艺术学

130301

2002年

2002年9月

14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学

130304

2010年

2011年9月

15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艺术学

130307

2012年

2013年9月

16

播音与主持艺术

艺术学

130309

2002年

2004年9月

17

舞蹈 学院

舞蹈学

艺术学

130205

2002年

2002年9月

18

舞蹈表演

艺术学

130204

2012年

2013年9月

19

舞蹈编导

艺术学

130206

2013年

2014年9月

20

影视传媒学院

录音艺术

艺术学

130308

2004年

2005年9月

21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学

130305

2002年

2002年9月

22

摄影

艺术学

130404

2012年

当年停招/

23

影视摄影与制作

艺术学

130311T

2012年

2013年9月

24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学

130508

2012年

2013年9月

25

广播电视学

文学

050302

2013年

2014年9月

26

教育 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管理学

120401

2009年

2009年9月

27

文化产业管理

管理学

120210

2014年

2016年9月

28

汉语言文学

文学

050101

2011年

2012年9月

29

广告学

文学

050303

2018年

2018年9月

30

学前教育

教育学

040105

2018年

2018年9月

31

艺术教育

教育学

040106

2018年

2018年9月

3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教育学

040203

2018年

2018年9月

33

汉语国际教育

文学

050103

2019年

2019年9月

34

艺术管理

艺术学

130102T

2019年

暂未招生

(三)规模逐年扩大生源质量良好

近年来学院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生源状况良好。2019年招收25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录取学生基本为第一志愿第一专业,生源质量尚好,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19年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招生省份

专业(含专业方向)

招生计划

录取人数

报到人数

报到率

20

25

1840

1840

1688

91.74%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稳定 结构趋于合理

全院教师373人,专任教师277人,外聘教师96人,高级职称教师116人,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217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

学院现有的373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277名、外聘教师96名)中,教授29名,占7.8﹪ ;副教授87名,占23.3﹪;副高以上职称合计116人,占29.2﹪;讲师125名,占33.5﹪;助教及其他占37.3﹪。博士2名,硕士215名,硕士以上学历合计217人,占58.71﹪;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在校生4534人,生师比12.16:1。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17年专任教师职称结构统计表

年度

专任教师数量(人)

正高

副高

中职

初职及其他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17

277

14

5.1%

66

23.8%

104

37.5%

93

33.6%

(二)重视师资建设 加强素质培养

1.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文华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文华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意见》、《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效果良好。在充分利用母体学院优秀教师资源基础上,有效利用了社会的优质人才资源,聘请了一批著名的艺术家、专家、学者任教。学院自身已拥有4位省级教学名师,形成了一支以母体学院教师为主导、文华学院专职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2.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有关规定,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建设。确定了“求真 务实 开拓 奋进”的校风、“爱岗 敬业 教书 育人”的教风和“尊师 勤学 善学 求新”的学风。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岗位职责、教学、科研、学历提升、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学术规范、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并进行严格管理。教师中形成了尊崇高尚、热爱学生、公道正派、勤奋敬业、追求卓越的好氛围、好风气。

3.以教学名师工程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发挥其引领、促进、推动和辐射作用。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名师4名,省级教学团队项目2项。结合教学团队建设、质量工程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对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项目建设,除了省级经费支持外,学院都以1:1进行的经费配套,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建设,通过建设,已培养出一批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4.针对学院青年教师较多的实际,严格执行任课教师资格证和岗前培训制度,达不到要求不能上岗。

5.对上岗青年教师采取“传帮带”的形式,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6.2018年,学院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和教育厅的各类培训。选送了1名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部中西部访问学者计划项目;并组织各类高校教师培训80余人,参加校级骨干教师培训100余人,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7.认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通过研究教材、编写教学大纲、编写教案、课件设计等各个环节的研究、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8.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级教学比赛;组织开展了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技能比赛、说课大赛撰写论文等多样化的活动,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全院教师在省内外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得多项殊荣。

9.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学历达标,明确规定在职在岗的青年教师必须限期达到硕士研究生学历。2018年,专职教师队伍中,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已达180多人,博士研究生在读3人,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三)改善办学条件 确保教学质量

1.2019年6月,学院整体搬迁至新校区,结束了多年来租地办学的状况,教学空间、教学设备、校园网络、实验实训等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院整体的办学条件上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

2.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学院现有多媒体教室座位3816个,百名学生配座位数个69.5(>7个);有计算机600余台,百名学生配10.9台(>10台);有教学实验室(含录音棚、琴房、排练厅等)241间,无线语音发射装置3套,无线语音接收装置4600套,教学仪器设备总资产值为2119.36万元,生均为3861.1元;共有图书、资料44.6万册,电子图书1024G,生均81.23册;生均年进书量>4册;图书资料(含电子类图书)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校园网及网络资源建设,能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文华学院2018年度教学经费情况

年度

教学经费合计(元)

学费收入(元)

经费占学费比例%

生均经费(元)

2018年

32598500

90948800

35.84%

7178.7

3.位于呈贡县七甸乡的文华学院新校区,在一期建设规划中,文华学院已取得土地使用证面积261.24亩,建筑规划总面积为174088.65平米。目前,主教学楼、五栋学生公寓、食堂已投入使用;艺术交流中心、实训楼、体育馆、二期食堂、学生宿舍、图文信息中心等在建,预计2020年底投入使用。

四、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

(一)学科结构合理专业规划得当

经调整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要点为:到2018年,学科门类数发展到4个,一级学科发展到10个,专业数发展到34个;未来10年内努力建设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2-3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2-6个省级特色专业。

根据上年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招生专业及指标做了相应的调整,2019年6月,对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服装与服饰设计等5个专业及专业方向进行暂停招生,对当年审批的汉语国际教育等新专业进行了当年招生。

以上规划及调整,充分体现了学院内涵发展、突出重点、注重质量、彰显特色的办学思路。

(二)重视新建专业 确保教学质量

近年来,学院顺应时代发展,以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新增了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汉语国际教育4个本科专业。为保证教学质量,学院对新建专业加大了建设和经费投入力度。

1.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打造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的教师队伍;

2.加强了对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的指导;

3.加强了对各个教学环节教学的科学规范管理、监测;

4.将以上几个专业结合专业国家标准,立足学院艺术类学科的办学优势及特色,努力打造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特色专业。目前,教学条件有保障,新办专业发展势头良好。

(三)优势专业凸显 特色特点鲜明

在所有专业中,音乐类专业为省级质量工程“综合改革试点”和“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专业,舞蹈专业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专业,录音艺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及“综合改革专业”建设改革项目专业。通过质量工程建设,以上3个专业优势凸显、特色鲜明,起到了促进、推动、引领、辐射的作用。专业办学质量及影响力在云南省开设同类专业的院校中位列上游。2018年,参加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的评选,选送了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音乐表演、录音艺术、舞蹈表演、环境设计、雕塑等5个专业已通过了省教育厅的评审并报送至教育部审批。

(四)优化课程结构 深化人才培养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学院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五年来,相继完成了3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主要围绕学院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增加了基础理论课程、地方民族文化、民族艺术课程和创作、制作等实用性课程;减少了课堂教学时数,增加了教学实践、艺术实践学时数,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开了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根据不同性质的学科专业,加大了专业实习、实践学时数。现行的专业培养方案,四年制本科专业总学分约为145学分(不同专业略有区别),按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教学课程模块结构比例分别如下:

人才培养方案各模块学分分配表

课程性质

学分数

约占总学分比例

公共必修课

45

31 %

专业课

专业必修课

40

70

48.3%

专业选修课

30

实践(学年论文、社会调查和实习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24

16.6%

公共选修课

6

4.1%

合计

145

100%

注:实际上艺术类如演唱、演奏、绘画、设计、排练等许多专业课均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课程比例远超出以上模块统计数。

(五)强化课程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1.学院制定了《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课程建设规划》,有建设层次、标准、重点、措施等。课程建设主要内容有: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建设、课程教学大纲建设、教案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以上主要内容已作为学院各类教学检查、评估、听课、评课的基本依据。

2.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推动课程建设

学院非常注重课程建设,学院已拥有省级教学质量工程80余项,其中名师4名、名师工作室4个、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精品课程3门、优秀教学团队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特色专业2个、优秀教材2部、省级精品教材5部、省级规划教材6部、教改项目5项,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30余项,有力地促进、推动了课程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共遴选了37门校级精品建设课程,投入经费76万元(包括“两课”4万元),专款专用。对第一批15门课程建设分别投入经费两万元(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投入经费四万元),现已基本结项。目前已出版论文集1部、历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集1部、历届毕业生优秀论文集1部、课程视频15盘。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课件,扩大授课信息量,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了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各门课程还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加大了对授课教师的培养力度,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和进修提高,开阔教师眼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通过省、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充实和改善了课程教学条件,加强了学科及教学团队的建设,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改进了教学方式与方法,使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3.根据云南省政府对云南高校关于全面推行学分制工作的要求,制订了《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已于2019年9月起对新生推行了学分制管理,逐步建立完善“三个中心”,特别是课程中心的建设,计划于年底开始对全校所有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重新规划修订。在对课程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利用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结合线上线下课程的建设,努力打造金课去水课,逐步建立和完善课程的准入和淘汰制度。

4.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双万计划”,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云南省2020年起评选省级一流课程做准备为即将开展的云南省省级课程培育立项进行课程储备,也为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做准备。学校鼓励教师加强线上课程的建设,把现有的一些优秀线下课程制作成慕课,逐步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校每年设立2-3门课程的建设规划,鼓励有条件的教师进行申报。

此外,为了确保优质教材、新教材进课堂,确保教材建设的高水平,文华学院全面建立和完善教材评审、评价和选用等方面的机制,建立和形成了一系列包括选用、建设、评估、出版等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研究,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选用、编写高水平教材。截至2019年,学院共出版教材、专著60余部。2018年申报了省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改项目立项20项。

(六)加强教学研讨 提高综合素质

学院倡导广大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及教学方法、评价、考核方式的研究,结合艺术类院校教学特点,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各学院及教研室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教研活动,研究和探讨课程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不断总结和提升教学质量。

2.学院不断积极组织开展教师教学比赛、教案比赛、教学论文比赛、课件比赛等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水平。

3.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评价及考核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院不断完善各类课程的考试制度、考核方式和方法,考试内容注重综合能力考核,并加强考试管理。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必修课中使用多媒体授课教师的比例已达到80%以上,其中教师自主开发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占90%左右。有30余件教师自主开发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在云南省多媒体课件评审活动中获奖。

5.学生每学期都参与课程教学的评教活动,学院及时反馈学生评价和意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促进教师根据反馈调整改善教学内容及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七)加强教学实践 提升应用能力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保实践教学学分,明确了每年4周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制定了教学实践实习规划,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不断改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强化和规范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管理,积极探索校内外合作实践和经验、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实践教学的效果越来越好。

4.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确保课程实验开出率。学院坚持“资源共享,逐年实施”的原则,在投资方投资严重不到位的情况下,累计投入一千余万元,现已建成各类实验室160余间,确保实验课程的开出和实验教学课的教学质量。基本覆盖了公共课、专业课等多类课程,确保了各专业课程实验课开出率为100%。

学院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拓展视野,根据艺术院校的特点,大力加强了教学实践、艺术实践,服务于社会,有力地提高了师生的素质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也为学院赢得了好的声誉。

(八)完善基地建设 搭建创新平台

1.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在管理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确保实践条件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2.重视实习基地建设,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目前全院已有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90余个;由教学单位与实习基地共同协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具体安排,增加教学实习的实效性。同时,还采取集中实习、自主实习、基地实习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实习需要。注重专业对口率,2017年来,学院增加了如云南电视台等符合学院专业的实习实践基地;学院各专业学生到“中信嘉丽泽”等实践基地进行学习实践及艺术实践;再如2017届开始,连续几年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戏剧学院、影视传媒学院等相关专业学生到万达CBD、昆明市博物馆等单位参加毕业作品(设计)展、涵盖全院90%以上的专业学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用人单位、企业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专业能力培养

(一)本科专业开设情况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现设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影视传媒学院、教育学院共七个二级学院,有音乐学(师范类)、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师范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动画、舞蹈学(师范类)、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摄影、艺术管理、工艺美术、公共艺术等25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文化产业管理、广告学、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等9个非艺术类本科专业,共3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学生5489人。“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社会需求,修订出来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有在校生的专业为29个,详见表格。


全校招生专业

序号

系别

专业名称

所属学科

专业代码

是否有在校生

2019年是否招生

1

音乐学院

音乐学

艺术学

130202

2

音乐表演

艺术学

130201

3

美术学院

美术学

艺术学

130401

4

雕塑

艺术学

130403

5

绘画

艺术学

130402

6

艺术设计学院

动画

艺术学

130310

7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

130502

8

环境设计

艺术学

130503

9

服装与服饰设计

艺术学

130505

10

产品设计

艺术学

130504

11

戏剧学院

表演

艺术学

130301

12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学

130304

13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艺术学

130307

14

播音与主持艺术

艺术学

130309

15

舞蹈学院

舞蹈学

艺术学

130205

16

舞蹈表演

艺术学

130204

17

舞蹈编导

艺术学

130206

18

影视传媒学院

录音艺术

艺术学

130308

19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学

130305

20

影视摄影与制作

艺术学

130311T

21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学

130508

22

广播电视学

文学

050302

23

文化产业管理

管理学

120210

24

汉语言文学

文学

050101

25

广告学

文学

050303

26

学前教育

教育学

040105

27

艺术教育

教育学

040106

28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教育学

040203

29

汉语国际教育

文学

050103

(二)基础条件有保障,专业发展特色鲜明

全院教师373人,专任教师277人,外聘教师96人,高级职称教师116人,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217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其中教授29名,占7.8﹪ ;副教授87名,占23.3﹪;副高以上职称合计116人,占29.2﹪;讲师125名,占33.5﹪;助教及其他占37.3﹪。博士2名,硕士215名,硕士以上学历合计217人,占58.71﹪;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生师比12.17:1。

(三)坚持专业特色发展,加强实践教学

2018至2019学年,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主题,以质量为生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和管理,注重学校“三风”建设。通过努力,学院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得到增强,学科专业建设进展明显,全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教学、科研、创作、展演成果显著,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办学特色日渐鲜明,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加速了学院“出特色”、“上水平”的进程,开拓了地方独立艺术院校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新局面。依托学院办学优势,根据艺术类专业的特点,为加大大学生的学习实践及社会实践力度,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贯穿着实践教学环节,如表演类专业的各型各类校内舞台实践,美术设计类专业分布在学院各个角落的作品(作业展),2018年,文华学院跟新加坡莱佛士学院、马来西亚伊斯干达设计学院在昆明CBD万达广场举办了“三国三校”联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及高度好评;2018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走出校园,在昆明市美术馆举办;音乐、舞蹈及戏剧类专业多年来一直坚持毕业汇报演出。基于学校多年来表演类专业的办学优势及资源,每年学校承办各类大型综合性晚会,为教师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锻炼的平台。2018年,学院遴选了6个本科专业参加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的评选,其中有音乐表演、录音艺术、舞蹈表演、环境设计、雕塑等5个专业已通过了省教育厅的评审并报送至教育部审批。

(四)坚持需求导向,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

学院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特别是从2017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起,将原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36学时增加到60学时,必修学分2分,选修学分4分。编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大纲。编写了理论教材2部。克服重重困难,尤其是在资金紧缺,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利用有限资源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2010年来,开始实施了“构建‘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四位一体的音乐舞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音乐舞蹈类专业中率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多年来学院推出了多部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音乐、舞蹈剧目,从田野到课堂再到舞台,将专业优势与双创教育融合起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业务能力和编创能力,真正将“双创教育”跟专业结合起来。该成果2016年6月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并在2017年获得了第八届云南省教学成果奖。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领导身先士卒 作风深入扎实

1.学院领导牢固树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观念,对教学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党政联席会、院务会等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安排教学工作,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教学质量工程推进会、科研工作会、学生工作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围绕教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调研、检查、落实,进行学期、学年教学工作分析、总结、评估。

2.由校长亲自带领各职能部门深入教学单位进行调研,在全面指导教学、解决师生实际困难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项工作已经成为了学院一项常态化工作。

3.学院领导身先士卒,狠抓教风、学风、校风建设。院长、书记亲自带领各职能部门、系负责人和辅导员,坚持每天早晨上课前对教师上课到位、学生到课进行督促检查,一以贯之,形成制度,有效地促进了“三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注重教学工程 促进学科专业建设

1.学院积极鼓励全院各教学单位启动教学改革项目,目前已经启动了一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并遴选优秀项目积极申报省级教改项目。对在建的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进行督促,提高项目的质量。结合“互联网+”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为学院的学科专业健康发展探索新路径。

2.高度重视在建项目建设,出台具体措施

(1)成立专门机构,明确职责

学院成立了“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制定“质量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决策。质量工程建设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具体管理和日常事务。按照“统一规划、明确责任、分年实施、专款专用、加强考评、保证质量”的原则,对项目进行有效管理。

(2)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出台了《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项目建设检查、验收办法》等文件,实行“质量工程”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对项目的申报立项、检查验收、经费管理、项目单位及管理单位的职责等都有明确规定,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展。

(3)加大项目经费投入

对省级质量工程建设拨款项目实行1:1配套、自筹经费项目足额配套、院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定额配套,专款专用,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4)检查验收、奖惩分明

对院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除进行年度检查外,建设期满对照建设目标组织验收。在建设过程中,如果院级项目成功申报为省级项目,将视为院级项目顺利通过院级验收。对检查和验收不合格的“质量工程”项目,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中止或撤消项目等处理;对建设优秀的项目,学院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5)积极申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全面发展

2018-2019年年,学院又新获批了25项国家级、7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截止2019年,全院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累计已达160余项。

(三)加强制度建设 实施规范管理

1.学院一直非常重视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从教学计划管理、运行管理,从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案到各教学环节要求,从师德师风到学生的学习管理等,都有完整、系统、规范的制度,汇编成《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学生手册》并严格执行。

2.为确保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学院还专门成立了教学督导办公室、教学督查办公室,建立和完善了督学、督教、督查、督导制度,对教学运行及制度实施进行监控、反馈和指导,对保障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3.为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职工招聘、劳动合同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师资培养等相关制度及实施办法。每学期末组织各部门对教职工个人进行期末考核,对表现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对违反相关纪律规定的教师进行惩罚。通过对规章制度地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全院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不断增强,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校风。

4.学院组织制定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现已汇编成册,明确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和课程质量标准,并把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执行情况作为每学年对各教学单位考核的重要指标,各教学单位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达100%。

5.制定科学规范的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要求课程教学在有完整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案、课件的基础上,制定了听课、评课标准。

6.学院建立了考试管理的各项规定,首先是严把命题、考试和阅卷“三关”,公共基础课必须采用A、B卷的形式,强化了考试命题的严肃性和保密性;阅卷评分实行考教分离制度,增强了考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专业技术课考核采取集体评分的方式,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70﹪)两部分构成。规范考试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从严从速对考试违纪行为进行处理,保证了考试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形成了良好的考风。

7.为加强实践教学与管理,学院规定了实践教学各个方面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展演、创作)是艺术类高等学校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对教学起着检查、巩固和指导的作用。

学院先后制定《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学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规范了指导、撰写、批改、答辩、评分和整理归档等各环节,定期组织对毕业论文的专项检查,检查内容:选题、指导教师、指导过程、成绩评定、论文答辩及论文的规范等。同时,结合“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强化毕业论文与实践紧密结合,近年来学院的毕业论文完成质量好、整体水平较高,每年都有数十篇高质量的优秀毕业论文,并汇编成册。

8.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使教学质量评估与检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教学工作实行学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学院由院长主管、分管院长助理具体负责;教务处为全院教学工作主管职能部门,实施对全院教学工作的计划、运行、组织、协调、控制、反馈、研究等职能;各二级学院由院长、办公室主任、教学秘书、系主任层层负责管理,此外,学院还成立了以院长为首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专门成立了教学督查办公室、教学督导办公室,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明确了相应的职责,使教学运行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执行领导干部、班主任听课制度;坚持执行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同行互评制度,形成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9.强调考试纪律,修订了《监考人员须知》、《考场纪律》和《考试作弊行为的认定和处理规定》等制度,以严格的考试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和教师行为,加大了对考试违纪的处罚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少数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现象,促进了学风和教风的良性发展。

10.“以人为本”是学院办学的基本理念,学生工作围绕“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展开,要求全院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院设立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处、团委、各学院专设思想政治辅导员,组成职业化的学生指导与服务队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立21个学生社团,充分利用综合艺术院校的优势和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了大量校内外丰富多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六、学生学习效果

1.根据学生对教师教学书面评价调查,2019年满意度较高。

2.2019届共有807名毕业生,其中获得毕业证书毕业生人数为790人,占毕业生总数97.8﹪;获得学士学位证人数为78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6.7﹪,毕业生的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19届毕业生学位授予情况统计表

毕业生数

获毕业证学生人数

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

授予学位人数

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

807

790

97.8%

782

96.7%

3.文华学院作为艺术类院校,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但仍然有多名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4.由于学院定位准确,办学目标清晰,专业设置合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8.15%,年终就业率达到98.32%,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5.经采用电话与用人单位调查,满意占75.92%,基本满意占24.08%。

6.多年来文华学院在武书连版艺术类独立学院排名前三,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广泛认可。获得2019年度品牌。

七、特色发展

(一)构建“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以“培养适应区域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经过6年的创新实践,已构建起了以重大项目为驱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本位,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目的,以融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始终坚持从改革与社会需求出发,通过“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很好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坚持培养学生的“学、演、创、研”并行的综合能力,强化艺术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合边疆区域的社会需求,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与途径活跃在云南文艺的各条战线上。事实证明,我们创建了一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规范管理 以人为本,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确立“学生本位”的教育观念,建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一方面在教学中以规范、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这一教学观念的践行;另一方面,建立系统的学生服务与指导制度,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此管理机制下,学生的个体学习潜力与兴趣最大程度地得到呵护与尊重,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最大可能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1.完善制度 严格管理

(1)2010年起,学院在对原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进一步梳理、完善的基础上,新修订了《文华学院规章制度汇编》、《岗位职责》、《学生管理规定》、《青年教师业务提升实施办法》、《科研工作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

(2)在教学质量上实行“一把手”工程,由院长直接负责,班子成员分别作为各教学单位的联系人进行“蹲点”。

(3)专家督导从督教、督学、督管几方面开展工作。按照专业门类进行内部分工,通过随机听课的方式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及教学环境建设等实际情况,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4)加大了院内教学督察制度,完善教学督察制度建设,充实人员配备,教学督察办作为一个独立开展工作的部门每周定期向分管院长助理和院长汇报教学督察情况,每周一全院中层干部会的第一个议程就是由院长通报教学督察工作,责成各教学单位落实任课教师准时到岗、上课关机和教案、讲义的准备情况。

在这样的立体监控制度下,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从宏观层面看,在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过低,有的课程学分、学时分配不合理,教材建设滞后、教师学缘结构不合理,与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从微观层面看,有的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学生听起来缺乏兴趣,有的课堂纪律涣散,学生进出自由。在教师评学、学生评教中,我们及时掌握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环节。这些手段为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始终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服务为使命,充分发挥在文化研究、艺术教育、地方文化传承中“人才库”和“智力源”的作用,先后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教科院授予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学术站;著名舞蹈艺术家刀美兰女士授牌成立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刀美兰研究院。

学院紧紧围绕“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核心要求,通过“本硕直通车”“微留学”等国际化办学项目的实施,着力培养德艺兼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丰富的校园文化、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广泛的国际交流为学生成长创造了优越条件。

八、存在问题与今后工作思路

2018年,学院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与学院的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并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和“高质量、出特色”的办学目标仍有不少差距,在今后的建设发展中还面临许多问题。特别是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方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等仍然有发展空间。

(一)存在问题

1.教学经费投入、办学空间尚未达标

长期以来,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制约了文华学院的发展,对照国家教育部合格验收指标还有很大差距。

现状

标准

办学规模≤5000人差距

1.校园占地

呈贡新校区已取得土地证的校园占地261.2亩,生均48.37 ㎡

办学规模≤5000人,执行设置标准:独立学院名下土地不少于500亩

-238.8亩

生均-11.63㎡

2.仪器设备

2119.36万元,生均为3861.1元

办学规模≤5000人,执行设置标准(元/生):艺术4000元。

-138.9元


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二)今后工作思路

1.加大办学投入,加快新校区建设,使土地、教学行政用房、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硬件指标尽快达到合格标准,突破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

2.紧紧围绕“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突出优势和重点,切实加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建设,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

3. 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支持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实习,选拔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学院目前已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今后,还将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扩大国际交流的领域、形式和方法,推进学院“国际合作育人”进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渠道。

4.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力度。依托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结合学院艺术类专业,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以专业建设带动双创教育,通过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专业对口率。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专业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及学习,通过参加相关学习、培训,结合自己的专业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专业的指导。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附件: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目录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总数是5489人,本科生占100%

2.教师数量及结构

全院教师373人,专任教师277人,外聘教师96人,高级职称教师116人,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217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其中教授29名,占7.8﹪;副教授87名,占23.3﹪;副高以上职称合计116人,占29.2﹪;讲师125名,占33.5﹪;助教及其他占37.3﹪。博士2名,硕士215名,硕士以上学历合计217人,占58.71﹪;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

3.专业设置情况(全校本科专业总数、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以及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现有30个本科专业,其中22个艺术类专业、8个非艺术类专业;2017年共招生26个专业(含专业方向);2014年停招了摄影专业,新增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4.生师比

生师比12.17:1

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2017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4667.16元

6.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2017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7431900.00元

7.生均图书

生均图书:98.4册

8.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

电子图书总数为:1024册

9.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9.23平方米(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3.57平方米)

10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339.54元

11.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505.63元

12.生均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462.37元

13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生均值)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85.03元

14.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学年度内实际开设的本科培养计划内课程总数,跨学期讲授的同一门课程计一门)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922门

  15.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

  艺术学31.50%,文学26%,管理学25%

16.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

  艺术学16.25%,文学16.25%,文学16.25%

17.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100%

18.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一门课程的全部课时均由教授授课,计为1;由多名教师共同承担的,按教授实际承担学时比例计算)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4.7%

19.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2019届毕业生毕业率:97.8%

20.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2019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为96.9%

21.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32%

22.体质测试达标率

体质测试达标率67.34%



© 2018 All Rights Rserved 昆明传媒学院(原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滇ICP备18011295号-1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