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务处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作者:和冬生   2021-11-15   点击数:9744


一、2020至2021学年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培养目标明确 服务产业发展

学院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文华学院的实际,在认真总结、深入研究基础上,对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发展目标等进行了适度调整,使办学定位更准确、目标更明晰、学科专业结构更科学合理。调整后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为:

1.办学理念: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突出特色、服务社会

2.办学定位:教学型

3.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4.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目标:构建以艺术学为主体,与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5.办学目标: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能跻身于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

6.办学规模:在校生8000-10000人

7.学科专业发展目标:“十四五”末发展为3-5个学科,25-30个专业

(二)学科主次分明 专业协调发展

学院现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四个学科,共35个专业,其中艺术学学科25个专业、文学学科4个专业、管理学学科2个专业、教育学学科4个专业,充分体现了以艺术学学科为主体,与文学、管理学、教育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格局。

(三)规模逐年扩大 生源质量良好

近年来学院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生源状况良好。本年度招收21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录取学生基本为第一志愿第一专业,生源质量尚好,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本年度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招生省份

专业(含专业方向)

招生计划

录取人数

报到人数

报到率

21

22

2555

2555

2383

93.27%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稳定 结构趋于合理

全院教师499人,含专任教师336人,外聘教师163人。在专任教师336人中,教授32名,占比9.52﹪;副教授70名,占比20.83﹪;副高以上职称合计102人,占比30.35﹪;讲师88名,占比26.19﹪;助教及其他占比43.45;博士学位3名,硕士学位225名,硕士以上学位合计228人,占67.86﹪;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在校生8897人,生师比17.8:1。

(二)重视师资建设 加强素质培养

1.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文华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文华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意见》、《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效果良好。在充分利用母体学院优秀教师资源基础上,有效利用了社会的优质人才资源,聘请了一批著名的艺术家、专家、学者任教。学院自身已拥有4位省级教学名师,形成了一支以母体学院教师为主导、文华学院专职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2.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有关规定,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建设。确定了“求真 务实 开拓 奋进”的校风、“爱岗 敬业 教书 育人”的教风和“尊师 勤学 善学 求新”的学风。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岗位职责、教学、科研、学历提升、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学术规范、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并进行严格管理。教师中形成了尊崇高尚、热爱学生、公道正派、勤奋敬业、追求卓越的好氛围、好风气。

3.以教学名师工程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发挥其引领、促进、推动和辐射作用。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名师4名,省级教学团队项目2项。结合教学团队建设、质量工程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对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项目建设,除了省级经费支持外,学院都以1:1进行的经费配套,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建设,通过建设,已培养出一批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4.针对学院青年教师较多的实际,严格执行任课教师资格证和岗前培训制度,达不到要求不能上岗。

5.对上岗青年教师采取“传帮带”的形式,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6.学院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和教育厅的各类培训。并组织各类高校教师培训60余人,参加校级骨干教师培训100余人,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7.认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通过研究教材、编写教学大纲、编写教案、课件设计等各个环节的研究、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8.积极组织新进教师的业务培训,对新进员工开展学校各项业务的培训,学习学校规章制度,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考核等工作。

(三)改善办学条件 确保教学质量

1.自2019年9月,学院整体搬迁至新校区,结束了多年来租地办学的状况以来,教学空间、教学设备、校园网络、实验实训等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院整体的办学条件上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目前学院二期工程正在推进。

2.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全校固定资产总值7777.02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641.24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71.14万元,生均为4093.12元;共有图书、资料71.71万册,电子图书214,生均80.61册;生均年进书量>4册;图书资料(含电子类图书)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校园网及网络资源建设,能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文华学院2020年度教学经费情况

年度

教学经费合计

(万元)

学费收入

(万元)

经费占学费

比例%

生均经费(元)

2020年

1735.97

12073.28

14.38%

1950.97

3.截止2020年,位于呈贡县七甸乡的文华学院新校区建设规划中,文华学院已取得土地使用证面积344616.89平方米,其中2020年新增面积174157.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214213.56平方米;教学科研用房面积达到78766.57平方米。目前,主教学楼、八栋学生公寓、食堂已投入使用;艺术交流中心、实训楼、体育馆、图文信息中心等在建,预计2022年投入使用。

三、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

(一)学科结构合理 专业规划得当

经调整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要点为:目前学校学科门类数发展到4个,一级学科发展到11个,专业数发展到35个;根据学校“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未来努力建设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2-3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1-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2-6个省级一流专业。

根据上年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招生专业及指标做了相应的调整,2021年,继续对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服装与服饰设计等5个专业及专业方向进行暂停招生,恢复了舞蹈表演的招生。

以上规划及调整,充分体现了学院内涵发展、突出重点、注重质量、彰显特色的办学思路。

(二)重视新建专业 确保教学质量

近年来,学院顺应时代发展,以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新增了小学教育专业并当年招生。为保证教学质量,学院对新建专业加大了建设和经费投入力度。

1.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打造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的教师队伍;

2.加强了对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的指导;

3.加强了对各个教学环节教学的科学规范管理、监测;

4.结合专业国家标准、立足艺术类学科的办学优势及特色,努力打造出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特色专业。目前,新办专业教学条件有保障,发展势头良好。

(三)优势专业凸显 特色特点鲜明

在所有专业中,音乐类专业为省级质量工程“综合改革试点”和“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专业,舞蹈专业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专业,录音艺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及“综合改革专业”建设改革项目专业。通过质量工程建设,以上3个专业优势凸显、特色鲜明,起到了促进、推动、引领、辐射的作用。专业办学质量及影响力在云南省开设同类专业的院校中位列上游。自2019年起,参加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的评选,选送了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音乐表演、录音艺术、舞蹈表演、环境设计、雕塑等5个专业已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又获得了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资格,在2020年参与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的29个招生专业中,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表演、舞蹈学、雕塑、数字媒体艺术、录音艺术、绘画、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等9个专业获得C级,C级专业数量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四)优化课程结构 深化人才培养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学院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几年来,学校根据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工作,结合专业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指标体系等,相继完成了3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也在讨论制订中。主要围绕学院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增加了基础理论课程、地方民族文化、民族艺术课程和创作、制作等实用性课程;减少了课堂教学时数,增加了教学实践、艺术实践学时数,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开了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师范类培养的专业增加了教育学科的比重,增加了中小学实习实践课程的比重。根据不同性质的学科专业,加大了专业实习、实践学时数。现行的专业培养方案,四年制本科专业总学分约为170学分(不同专业略有区别)。

(五)强化课程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1.学院制定了《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课程建设规划》,有建设层次、标准、重点、措施等。2020年底,根据云南省关于学分制改革工作的要求,制订了《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一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课程考核管理办法》《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课程质量等级评定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课程建设主要内容有: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建设、课程教学大纲建设、教案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以上主要内容已作为学院各类教学检查、评估、听课、评课的基本依据。

2.借助学院现有资源,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学院注重课程建设,现有名师4名、名师工作室4个、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精品课程3门、优秀教学团队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特色专业2个、优秀教材2部、省级精品教材5部、省级规划教材6部、教改项目5项,有力地促进、推动了课程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同时获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资格。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双万计划”,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云南省2020年起评选省级一流课程做准备为即将开展的云南省省级课程培育立项进行课程储备,也为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做准备。学校鼓励教师加强线上课程的建设,把现有的一些优秀线下课程制作成慕课,逐步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校每年设立2-3门课程的建设规划,鼓励有条件的教师进行申报。接下来,学院将继续整合资源,利用原有的精品课程等资源,通过2-3年时间将校内一些优秀课程建设成在线课程,申报一流课程。2020年,学院获批两门省级一流课程。

3.为了确保优质教材、新教材进课堂,确保教材建设的高水平,文华学院全面建立和完善教材评审、评价和选用等方面的机制,建立和形成了一系列包括选用、建设、评估、出版等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研究,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选用、编写高水平教材。

(六)加强教学研讨 提高综合素质

学院倡导广大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及教学方法、评价、考核方式的研究,结合艺术类院校教学特点,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各学院及教研室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教研活动,研究和探讨课程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不断总结和提升教学质量。

2.学院积极组织开展教师教学比赛、教案比赛、教学论文比赛、课件比赛等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水平。

3.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评价及考核方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各类课程的考试制度、考核方式和方法,考试内容注重综合能力考核,并加强考试管理。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必修课中使用多媒体授课教师的比例已达到80%以上,其中教师自主开发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占90%左右。有30余件教师自主开发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在云南省多媒体课件评审活动中获奖。

5.学生每学期都参与课程教学的评教活动,学院及时反馈学生评价和意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促进教师根据反馈调整改善教学内容及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七)加强教学实践 提升应用能力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保实践教学学分,明确了每年4周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制定了教学实践实习规划,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不断改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强化和规范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管理,积极探索校内外合作实践和经验、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实践教学的效果越来越好。

4.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确保课程实验开出率。学院坚持“资源共享,逐年实施”的原则,目前已建成各类实验室230余间,确保实验课程的开出和实验教学课的教学质量。基本覆盖了公共课、专业课等多类课程,确保了各专业课程实验课开出率为100%。

学院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拓展视野,根据艺术院校的特点,大力加强教学实践、艺术实践,服务于社会,有力地提高了师生的素质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为学院赢得了好的声誉。

(八)完善基地建设 搭建创新平台

1.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在管理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确保实践条件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2.重视实习基地建设,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目前全院已有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76个;由教学单位与实习基地共同协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具体安排,增加教学实习的实效性。同时,还采取集中实习、自主实习、基地实习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实习需要。注重专业对口率,学院努力与云南电视台等符合学院专业的实习实践基地;学院各专业学生到“中信嘉丽泽”等实践基地进行学习实践及艺术实践;再如连续几年来美术、艺术设计、音乐、舞蹈、戏剧、传媒等相关专业学生到昆明市万达CBD、昆明市博物馆、昆明市美术馆等单位参加毕业作品(设计)展、涵盖全院90%以上的专业学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用人单位、企业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专业能力培养

(一)本科专业开设情况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现设有音乐学院与舞蹈学院、美术学院与设计学院、戏剧学院、影视传媒学院、教育学院共5个二级学院,有音乐学(师范类)、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师范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动画、舞蹈学(师范类)、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摄影、艺术管理、工艺美术、公共艺术等25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文化产业管理、广告学、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汉语国际教育、小学教育等10个非艺术类本科专业,共3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学生8897人。“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社会需求,修订出来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坚持专业特色发展,加强实践教学

2020至2021学年,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主题,以质量为生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和管理,注重学校“三风”建设。通过努力,学院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得到增强,学科专业建设进展明显,全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教学、科研、创作、展演成果显著,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办学特色日渐鲜明,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加速了学院“出特色”“上水平”的进程,开拓了地方独立艺术院校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新局面。依托学院办学优势,根据艺术类专业的特点,为加大大学生的学习实践及社会实践力度,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贯穿着实践教学环节,如表演类专业的各型各类校内舞台实践,美术设计类专业分布在学院各个角落的作品(作业展),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走出校园,在昆明市美术馆举办;音乐、舞蹈及戏剧类专业多年来一直坚持毕业汇报演出。基于学校多年来表演类专业的办学优势及资源,每年学校承办各类大型综合性晚会,为教师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锻炼的平台。

(三)坚持需求导向,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

学院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特别是从2017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起,将原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36学时增加到60学时,必修学分2分,选修学分4分。编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大纲,编写了理论教材2部。克服重重困难,尤其是在资金紧缺,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利用有限资源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2010年来,开始实施了“构建‘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四位一体的音乐舞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在音乐舞蹈类专业中率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多年来学院推出了多部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音乐、舞蹈剧目,从田野到课堂再到舞台,将专业优势与双创教育融合起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业务能力和编创能力,真正将“双创教育”跟专业结合起来。该成果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并获得了第八届云南省教学成果奖。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领导身先士卒 作风深入扎实

1.学院领导牢固树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观念,对教学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党政联席会、院务会等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安排教学工作,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教学质量工程推进会、科研工作会、学生工作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围绕教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调研、检查、落实,进行学期、学年教学工作分析、总结、评估。

2.由校长亲自带领各职能部门深入教学单位进行调研,在全面指导教学、解决师生实际困难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项工作已经成为了学院一项常态化工作。

3.学院领导身先士卒,狠抓教风、学风、校风建设。院长、书记亲自带领各职能部门、系负责人和辅导员,坚持每天早晨上课前对教师上课到位、学生到课进行督促检查,一以贯之,形成制度,有效地促进了“三风”建设的健康发展。

4.2020年,学校引进了“雨课堂”专业版,对全校所开设课程进行全面覆盖,教师上课情况,学生学习情况,都能准确高效地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改进学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二)注重教学工程 促进学科专业建设

为了加快推进学校专业建设,自2019年起,学校积极组织有条件的专业申报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根据云南省教育厅等省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先后有录音艺术、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环境设计、雕塑、数字媒体艺术等6个专业获得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资格,2021年,在教育部一流课程申报中,《拾音技术》等2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学校对以上专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均得到了提升。一流专业建设得到了保障。

(三)加强制度建设 实施规范管理

1.学院一直非常重视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从教学计划管理、运行管理,从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案到各教学环节要求,从师德师风到学生的学习管理等,都有完整、系统、规范的制度,汇编成《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学生手册》并严格执行。

2.为确保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学院专门成立教学督导办公室、教学督查办公室,建立和完善了督学、督教、督查、督导制度,对教学运行及制度实施进行监控、反馈和指导,对保障教学质量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3.为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职工招聘、劳动合同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师资培养等相关制度及实施办法。每学期末组织各部门对教职工个人进行期末考核,对表现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对违反相关纪律规定的教师进行惩罚。通过对规章制度地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全院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不断增强,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校风。

4.学院组织制定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现已汇编成册,明确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和课程质量标准,并把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执行情况作为每学年对各教学单位考核的重要指标,各教学单位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达100%。

5.制定科学规范的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要求课程教学在有完整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案、课件的基础上,制定了听课、评课标准。

6.学院建立了考试管理的各项规定,首先是严把命题、考试和阅卷“三关”,公共基础课必须采用A、B卷的形式,强化了考试命题的严肃性和保密性;阅卷评分实行考教分离制度,增强了考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专业技术课考核采取集体评分的方式,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40﹪)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60﹪)两部分构成。规范考试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从严从速对考试违纪行为进行处理,保证了考试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形成了良好的考风。

7.为加强实践教学与管理,学院规定了实践教学各个方面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展演、创作)是艺术类高等学校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对教学起着检查、巩固和指导的作用。

学院先后制定《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学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规范了指导、撰写、批改、答辩、评分和整理归档等各环节,定期组织对毕业论文的专项检查,检查内容:选题、指导教师、指导过程、成绩评定、论文答辩及论文的规范等。同时,结合“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强化毕业论文与实践紧密结合,近年来学院的毕业论文完成质量好、整体水平较高,每年都有数十篇高质量的优秀毕业论文,并汇编成册。

8.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使教学质量评估与检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教学工作实行学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学院由院长主管、分管院长助理具体负责;教务处为全院教学工作主管职能部门,实施对全院教学工作的计划、运行、组织、协调、控制、反馈、研究等职能;各二级学院由院长、办公室主任、教学秘书、系主任层层负责管理,此外,学院还成立了以院长为首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专门成立了教学督查办公室、教学督导办公室,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明确了相应的职责,使教学运行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执行领导干部、班主任听课制度;坚持执行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同行互评制度,形成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9.强调考试纪律,修订了《监考人员须知》《考场纪律》和《考试作弊行为的认定和处理规定》等制度,以严格的考试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和教师行为,加大了对考试违纪的处罚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少数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现象,促进了学风和教风的良性发展。

10.“以人为本”是学院办学的基本理念,学生工作围绕“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展开,要求全院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院设立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处、团委、各学院专设思想政治辅导员,组成职业化的学生指导与服务队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立21个学生社团,充分利用综合艺术院校的优势和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了大量校内外丰富多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六、学生学习效果

1.根据学生对教师教学书面评价调查,本年度满意度较高。

2.本年度共有981名毕业生,其中获得毕业证书毕业生人数为959人,占毕业生总数97.75﹪;获得学士学位证人数为95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6.94﹪,毕业生的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应届毕业生学位授予情况统计表

毕业生数

获毕业证学生人数

占毕业生人数比例

授予学位人数

占毕业生人数比例

981

959

97.75%

951

96.94%

3.文华学院作为艺术类院校,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但仍然有多名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4.由于学院定位准确,办学目标清晰,专业设置合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2.35%,年终就业率达到98.32%,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5.经采用电话与用人单位调查,满意占75.92%,基本满意占24.08%。

6.多年来文华学院在武书连版艺术类独立学院排名前三,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广泛认可。

七、特色发展

(一)“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以“培养适应区域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经过6年的创新实践,已构建起了以重大项目为驱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本位,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目的,以融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四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如音乐表演专业办学特色体现出具有优化的课程结构,形成“3+1”特色的课程教学新体系,促进四大能力的综合提升;以OBE为导向,培养体系持续改进,构建优质实践教学体系,规划“合作实践”“课程教学”两项重点;依托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形成田野+课堂+舞台+双创教育四位一体的音乐人才培养新模式,彰显区域性音乐人才培养特色。

(二)规范管理 以人为本,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确立“学生本位”的教育观念,建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一方面在教学中以规范、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这一教学观念的践行;另一方面,建立系统的学生服务与指导制度,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此管理机制下,学生的个体学习潜力与兴趣最大程度地得到呵护与尊重,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最大可能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三)各专业联合教学,创立“三融三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文华学院多学科多门类的专业优势,进行跨专业联合实践教学探索。以录音艺术专业为代表,学生通过实战教学,强化专业知识,并与音乐、舞蹈、戏剧等相关专业进行跨专业联合教学,形成以听觉艺术美为导向、课程思政群为引领的课程体系,融合“教授治学、专家督导,行业引导、企业合作,名家远程、网络拓展”的教学,创立“三融三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树立“小实践不小、量多了就是质变”的实践理念,让学生从基础做起,打牢实战根基,强调内涵式发展。既符合专业需求又适应了行业职业需要。

(四)“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转化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推进“五大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探索“新文科”建设新路径

各专业结合学院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艺术院校注重艺术创作与艺术表现的特点,在确保掌握基础性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编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从过去培养重理论、重研究的学术型人才转变为培养重能力、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背景下,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人才培养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强优质本科教学资源建设,吸引优质本科生源,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学习模式、教师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体验方式和教学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五项专业核心竞争力”——“识、思、写、说、做”的原则来进行设置,并且围绕通识教育、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实践与艺术技能五个方面来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文学、教育学原有文科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开设多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广博的学术知识和开阔的问题意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原有专业课程基础上开设新闻学等相邻、相关专业课程;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也开设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课程。各专业充分利用校内艺术资源,加强艺术类课程建设,提升学生艺术修养、艺术技能、审美鉴赏能力。加强本学科教师对相邻、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对相邻或相关学科教师的引进;在教学效果评价上,应加强对学生知识融合程度的检验或考核。保证学生对原有学科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并坚持以原有文科为中心融通其他学科的理念。

八、存在问题与今后工作思路

学院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与学院的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并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和“高质量、出特色”的办学目标仍有不少差距,在今后的建设发展中还面临许多问题。特别是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方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等仍然有发展空间。

(一)存在问题

1.教学经费投入、办学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

校园占地面积,教学科研设备等硬件虽已达标,但按每年招生增长数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建设,以保证学校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再者,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及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的目标,各专业实验实训场所尚未完全满足专业教学需求,仍然需要在实验室的建设中进一步合理规划建设。

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根据学院目前的师资状况,虽然在数量方面能基本满足学院日常教学科研工作需要,但目前师资队伍结构仍然需要加强建设,民办院校师资建设工作仍然有不少实际困难。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带头人,缺乏高层次人才。加快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对专业建设发展至关重要。

(二)今后工作思路

1.加大办学投入,加快新校区建设,使土地、教学行政用房、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硬件指标完全达到合格标准,突破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

2.紧紧围绕“培养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突出优势和重点,切实加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建设,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

3.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支持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实习,选拔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学院目前已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今后,还将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扩大国际交流的领域、形式和方法,推进学院“国际合作育人”进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渠道。

4.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力度。依托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结合学院艺术类专业,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以专业建设带动双创教育,通过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专业对口率。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专业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及学习,通过参加相关学习、培训,结合自己的专业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专业的指导。

5.继续推进专业建设,以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工作为契机,加强对专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继续积极申报一流专业建设点及一流课程。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附件: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目录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总数是8897人,本科生占100%

2.教师数量及结构

全院教师499人,含专任教师336人,外聘教师163人。在专任教师336人中,教授32名,占比9.52﹪ ;副教授70名,占比20.83﹪;副高以上职称合计102人,占比30.35﹪;讲师88名,占比26.19﹪;助教及其他占比43.45;博士学位3名,硕士学位225名,硕士以上学位合计228人,占67.86﹪;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在校生8897人,生师比17.8:1。

3.专业设置情况(全校本科专业总数、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以及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见附表一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现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25个艺术类专业、10个非艺术类专业;2021年共招生21个专业(含专业方向),停招5个专业。

4.生师比(全校及分专业)

全校生师比17.8:1,(分专业见附表二)

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2020年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4093.12元;

6.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71.14万元

7.生均图书

共有图书、资料71.71万册,生均80.61册;生均年进书量>4册

8.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

电子图书214种

9.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24.07平方米(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3.2平方米)

10.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951.19

11.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4973600

12.生均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67.61元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生均值)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475.3元

14.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学年度内实际开设的本科培养计划内课程总数,跨学期讲授的同一门课程计一门)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958门

15.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专业)详见附表二

艺术学31.50%,文学26%,管理学25%

16.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专业)详见附表二

艺术学16.25%,文学16.25%,文学16.25%

17.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详见附表三

18.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一门课程的全部课时均由教授授课,计为1;由多名教师共同承担的,按教授实际承担学时比例计算,全校及分专业)详见附表三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2.3%

19.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详见附表三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全校及分专业)详见附表四

毕业生毕业率:99.26%

20.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全校及分专业)详见附表四

本科生学位授予率为96.9%

21.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全校及分专业)详见附表五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5.93%

22.体质测试达标率(全校及分专业)详见附表六

体质测试达标率59.59%









附表一:学校开设专业及本年度招生情况

序号

学院

专业名称

所属学科

专业代码

是否有在校生

2021年是否招生

1

音乐 与舞蹈学院

音乐学

艺术学

130202

2

音乐表演

艺术学

130201

3

舞蹈学

艺术学

130205

4

舞蹈表演

艺术学

130204

5

舞蹈编导

艺术学

130206

6

美术与

设计学院

美术学

艺术学

130401

7

雕塑

艺术学

130403

8

绘画

艺术学

130402

9

动画

艺术学

130310

10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

130502

11

环境设计

艺术学

130503

12

服装与服饰设计

艺术学

130505

13

产品设计

艺术学

130504

14

公共艺术

艺术学

130506

15

工艺美术

艺术学

130507

16

戏剧 学院

表演

艺术学

130301

17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学

130304

18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艺术学

130307

19

播音与主持艺术

艺术学

130309

20

影视传媒学院

录音艺术

艺术学

130308

21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学

130305

22

摄影

艺术学

130404

23

影视摄影与制作

艺术学

130311T

24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学

130508

25

广播电视学

文学

050302

26

教育 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管理学

120401

27

文化产业管理

管理学

120210

28

汉语言文学

文学

050101

29

广告学

文学

050303

30

学前教育

教育学

040105

31

艺术教育

教育学

040106

3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教育学

040203

33

汉语国际教育

文学

050103

34

艺术管理

艺术学

130102T

35


小学教育

教育学

040107







附表二:教师数量结构及实践教学、选修课占比

序号

专业

副高职称以上教师

教师总数

生师比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1

美术学(师范类)

8

47

15:1

65%

11%

2

动画

3

19

16:1

71%

15%

3

环境设计

11

28

16:1

70%

13%

4

视觉传达设计

5

26

16:1

69.50%

16%

5

雕塑

6

8

4:1

72%

20%

6

绘画

11

32

10:1

71%

12.50%

7

服装与服饰设计

1

3

5:1

70%

15%

8

产品设计

1

2

9:1

70%

21%

9

广告学

1

3

9.7:1

28%

8%

10

汉语言文学

4

40

19.7:1

20%

14%

11

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

1

17

11.2:1

24%

19%

12

文化产业管理

1

22

13.3:1

41%

15%

13

小学教育

1

8

40:1

26%

16%

14

学前教育

2

18

19.5:1

26%

9%

15

艺术教育

1

3

10.3:1

29%

20%

16

广播电视编导

3

21

20.95:1

14.04%

16.03%

17

广播电视学

0

5

9.6:1

17.25%

20.26%

18

影视摄影与制作

0

5

36.2:1

34.84%

14.84%

19

数字媒体艺术

4

21

16.76:1

21.25%

16.88%

20

录音艺术

3

26

15.5:1

13.13%

15.63%

21

表演

10

31

10.9:1

68%

11.10%

22

播音与主持艺术

5

32

20.9:1

60%

10%

23

戏剧影视文学

3

10

28.7:1

59%

9.20%

24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0

5

10.6:1

65%

5.40%

25

音乐表演

10

22

16:1

44%

4%

26

音乐学(师范)

11

38

16:1

44%

4%

27

舞蹈表演

4

9

19:1

42%

4%

28

舞蹈编导

1

2

8:1

42%

4%

29

舞蹈学(师范)

4

12

19:1

42%

4%





附表三:教授授课占比及实践教学基地

序号

专业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

1

汉语言文学

100%

27.9%

16

2

广告学

100%

0

3

小学教育

100%

16%

4

文化产业管理

100%

8%

5

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

100%

20%

6

艺术教育

100%

24%

7

学前教育

100%

7%

8

音乐表演

100%

22%

3

9

音乐学

100%

22%

10

舞蹈表演

100%

35%

11

11

舞蹈学

100%

35%

12

舞蹈编导

100%

35%

13

表演

83%

47%

4

14

戏剧影视文学

83%

47%

15

播音与主持艺术

83%

47%

16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83%

47%

17

广播电视编导

100%

21.9%

15

18

广播电视学

100%

0

19

数字媒体艺术

100%

23.3%

20

录音艺术

100%

53%

21

影视摄影与制作

100%

0

22

动画

100%

35%

5

23

美术学

100%

71%

14

24

绘画

100%

58%

13

25

雕塑

100%

100%

13

26

视觉传达设计

100%

41%

9

27

环境设计

100%

60%

14

28

产品设计

100%

86%

5

29

服装与服饰设计

100%

18%

5




附表四:毕业生分专业毕业率及学位授予率

专业代码

专业

毕业人数

获得毕业证人数

占比

学位授予人数

占比

130301

表演(模特与服装造型)

8

7

87.50

7

87.50

130301

表演(戏剧影视表演)

37

35

94.59

34

91.89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57

57

100.00

56

98.25

130504

产品设计

18

17

94.44

17

94.44

130403

雕塑

9

9

100.00

9

100.00

130310

动画

34

34

100.00

34

100.00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10

10

100.00

10

100.00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46

45

97.83

44

95.65

050302

广播电视学

29

29

100.00

29

100.00

050101

汉语言文学

48

48

100.00

48

100.00

130503

环境设计

87

87

100.00

87

100.00

130402

绘画

57

55

96.49

55

96.49

130308

录音艺术

40

40

100.00

40

100.00

130401

美术学

8

6

75.00

6

75.00

130401

美术学(师范类)

49

48

97.96

48

97.96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38

37

97.37

37

97.37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39

38

97.44

38

97.44

120210

文化产业管理

47

47

100.00

47

100.00

130206

舞蹈编导

8

8

100.00

8

100.00

130204

舞蹈表演

23

21

91.30

20

86.96

130205

舞蹈学

1

1

100.00

1

100.00

130205

舞蹈学(师范类)

57

57

100.00

57

100.00

130307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19

18

94.74

16

84.21

130304

戏剧影视文学

19

17

89.47

17

89.47

130201

音乐表演

84

83

98.81

82

97.62

130202

音乐学

9

8

88.89

8

88.89

130202

音乐学(钢琴调律)

3

3

100.00

3

100.00

130202

音乐学(师范类)

77

74

96.10

73

94.81

130311T

影视与摄影制作

20

20

100.00

20

100.00

合计

981

959

97.76

951

96.94



附表五: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校内专业代码

校内专业名称

应届毕业生数

应届去向落实人数

就业率

130311T

影视摄影与制作

20

19

95.00

130202

音乐学(师范类)

91

75

82.42

130201

音乐表演

82

67

81.71

130307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19

18

94.74

130304

戏剧影视文学

19

19

100.00

130204

舞蹈表演

23

22

95.65

130205

舞蹈学(师范类)

58

50

86.21

130206

舞蹈编导

8

8

100.00

120210

文化产业管理

47

45

95.74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39

33

84.62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38

32

84.21

130308

录音艺术

40

38

95.00

130402

绘画

57

53

92.98

130503

环境设计

87

71

81.61

050101

汉语言文学

48

39

81.25

050302

广播电视学

29

21

72.41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46

40

86.96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10

9

90.00

130310

动画

34

27

79.41

130403

雕塑

9

8

88.89

130504

产品设计

18

13

72.22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57

49

85.96

130301

表演

45

40

88.89

130401

美术学(师范类)

57

47

82.46









附表六:分专业体质达标率

校内专业(大类)代码

校内专业(大类)名称

参与体质测试人数

测试合格人数

达标率(单位%)

050101

汉语言文学

548

403

73.54

050303

广告学

30

18

60.00

120210

文化产业管理

236

143

60.59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07

70

65.42

040105

艺术教育

31

22

70.97

040106

学前教育

277

229

82.67

050302

广播电视学

79

47

59.49

130201

音乐表演

605

266

43.97

130202

音乐学(师范类)

438

197

44.98

130204

舞蹈表演

80

67

83.75

130205

舞蹈学(师范类)

371

266

71.70

130206

舞蹈编导

33

31

93.94

130301

表演

325

196

60.31

130304

戏剧影视文学

233

137

58.80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355

204

57.46

130307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43

18

41.86

130308

录音艺术

345

179

51.88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455

223

49.01

130310

动画

306

181

59.15

130311T

影视摄影与制作

141

84

59.57

130401

美术学(师范类)

522

329

63.03

130402

绘画

302

197

65.23

130403

雕塑

83

51

61.45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288

134

46.53

130503

环境设计

357

192

53.78

130504

产品设计

37

19

51.35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22

14

63.64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277

174

62.82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14

7

50.00

040107

小学教育

157

131

83.44

合计

7097

4229

59.59



© 2018 All Rights Rserved 昆明传媒学院(原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滇ICP备18011295号-1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